【行天宮站-中原街腰子冬粉】推薦度:★★★★
這篇標題下的是「中原街腰子冬粉」,可千萬別誤會這名字並不是店名。「玉山冬粉店」才是真正的名字,不過我前後觀看,上下打量,翻來翻去也沒見著這五個大字,不止店外沒招牌就連店內的菜單和牆上也完全不留痕跡,據說是好吃有名到不需掛招牌都天天高朋滿座。
不曉得各位有沒有發覺很多這種買了幾十年的「老店」(我指生意好的),都有一個慣性那便是「假日」不賣。是因為沒欠那麼多,也不想做的如此辛苦?又或是習慣了以前「假日」通常大多數人都在家吃的原因?然後這家更厲害了,一不作二不休乾脆來個周休二日。
還有牆上的菜單有一件特別的事,以往的「麵」攤通常是麵放大字且在上面,但這家卻冬粉放上(麵)下下的置於底下,可見人家果然是「賣冬粉」有名的,但這家店出名的卻是「腰子」,賣的最好的便是「腰子冬粉」,這不,舒老才用這標題:「中原街腰子冬粉」。
要不是詳細記了地址,我經過十次可能都會以為找錯地方了,這外觀跟一般的小麵攤簡直沒兩樣,或該說「它」本來就是間小麵攤?
就因為這家店開的時候太過機車,營業時間又到中午便沒了,故本來是我很早的選項目標,卻一直拖到第二十篇才成文。
打從我上了捷運後,腦中便不斷思索該怎點菜,是遵照「舒老」書中交代的點碗「腰子冬粉湯」?又或者不顧建言吃上一碗他老覺得太過油膩的「乾冬粉」?最後看到照片當然是我的食慾戰勝了理智,但有一部份也是想讓大家看食記時開心一點,所以大伙都是「共犯」脫不了關系。
開頭就先說說這盤讓我不是太滿意的「腸子」,我沒記錯應該是45元,說貴好像也還好,但也談不上便宜。不過我的評價通常和coco沒太大的關連就是,好吃就是好吃,不合胃口便是不合,反正我也是偶爾吃一兩回別是天價便成,好吃才是王道!這「腸子」我有意見的是太過「頑強」的q勁和韌性,讓牙口不甚好的小虎咬了許多還沒讓「它」投降準備進入下一關(食道),幸好多咬幾口也沒討人厭的「腥膩味」,相反還有點越咬越香之勢,另一個我不甚滿意的則是上頭的淋汁,明顯是用了單純的「醬油膏」雖說不上是「吃鹹」,但就是我不甚愛的那股單純醬油膏味。
就我的猜測這盤「燙a菜」應該八九成也淋了剛剛腸子上的醬油膏,但關鍵在於同時也淋了「油蔥」和「豬油」,經過這兩味的瞎攪,那醬油膏討人厭的「豆甜味」便全然感覺不到,反倒是「豬油」和「油蔥」的香氣加添了「a菜」的鮮甜,加之我本來就偏愛「a菜」的脆口感,便成了好吃得不得了的「燙青菜」,再來一兩盤我應該也會給他掃光光。
這碗「乾冬粉」對怕油的人來說,應該早就退避三舍了吧?但看的我是口水流滿地,況且這「乾冬粉」一端上來便是一股「豬油香」胡亂飄散,逼的我是拼命擴張鼻孔,深怕一個不小心便宜了鄰桌沒點這碗「乾冬粉」的母女倆。
然後我便拿著筷子,死命的攪了起來,但不攪還好,這一伴竟成了↓這德性。
看起來便像是一碗掉了三魂七魄的「好乾冬粉」,一整個糊糊的、那美美的醬色也盪然無存。心不甘、情不願的扒了一口,雙眼便重新為之一亮,這「冬粉」看起來糊吃起來卻半點不「含糊」,冬粉該有的微微q度和咬勁一點也沒失去,不但如此也沒有很多「冬粉」不好咬的問題,那q度和嚼勁勁自在嘴裡不過三、四秒便化了開來。而那失去的醬色原來全被吸入變了色的冬粉裡,這讓每一口「冬粉」,每一次的咀嚼都夾雜著「豬油」和「油蔥」的鹹香、醬油的「甜」和、油蔥的「香」、還吃的到一點點像是「豬油渣」的「酥」,如果你是「豬油拌飯」的死忠粉絲,應該會愛死這碗「冬粉」,好吃極了!!,是故,我應該只扒了三、五口全碗底朝天,差點又追加了一碗!
本來單點「腰子湯」,但後來改成了「腰子豬肝湯」原因同上。
這碗看似「混濁」的湯,喝來卻是薑絲的香氣較明顯,另外帶點「下水湯」的特有味道,又像是「豬肝湯」,是不錯喝但又沒有特別的跳點。
「豬肝」不腥不燥又軟嫩,咬了也不會有那種粉粉的噁心口感,實在是挑不出毛病,就算今天他只是配角,我都得承認「它」表現出色,一點也不輸今天的主角「腰子」。
「腰子」小虎不常吃,但倒也不是沒吃過,一入口其脆度老實說有的意外的「過脆」,但除了「脆」我卻嚐不太出來其他的味道,是半點沒內臟的腥臭味沒錯,但好像也沒有太多過人的滋味,就只剩得一個「脆爽」的口感,但如果你(妳)問我好不好吃,我可能也答之不出來便是!但這興許也是我無從比較之故吧?
然後我好奇又去翻了「台北小吃札記」一次,竟連「舒老」也沒多提這「腰子」是如何的美味、好吃,只寫了兩個字那便叫「鮮」和「脆」,不曉得有沒有愛「腰子」的看倌能告訴我該怎形容「腰子」的味道?
舒國治先生在書的後文同時提了此店的兩樣點心,粽子和肉包,但「粽子」兩字在牆上的菜單已被膠帶貼了起來,想是不賣有一段時間了(原因不詳),所以結帳時我只帶了一個「包子」。
第一口咬下我便失聲道:「好厚的麵皮」,這也讓我聯想起同是「舒國治」書中介紹的「甘肅街呷二嘴挫冰」(ps:其店冬天賣的是熱食)的肉包,味道是一個樣,麵皮也同樣是一個樣(厚),讓小虎這個吃慣了較薄皮肉包的我有點不太習慣,但多咬了兩口後我竟開始後悔我草率下的這個決定,原因是這「肉包」的餡是傳統的肉餡也就是醬香較重、較油的那種,這不得不讓我思考也許便是如此才刻意將包子的皮做的厚店,肉餡少一點,才不會有吃了過油過膩之感,更甚吃到後來我有一股衝動,想把整個肉包倒過來、倒出所有的肉汁然後用包子的白皮去沾那個「肉醬油」。
算是個越咬越香的「肉包」不過一個可能較剛好,再多一個便「膩了」。
中原街腰子冬粉:台北市中原街60號,星期六日公休,營業時間am6:00到下午1:00左右。
★★★跟著舒國治尋小吃★★★台北小吃札記一書店家全目錄
【小虎五四三】
轉眼間這舒老的「台北小吃札記」一書已攻略了大半,雖一直連他老先生長怎樣也沒一個概念但又不得不承認這段時間收獲良多,除了有多方面的嚐試和味覺體驗外,在寫食記時也多了很多參考的方向、再則更從中了解了「小吃」對於「台北人」的美,並不單純在於「味覺」上。我知道在這有不少朋友愛這個單位,神奇的是我在網間搜尋竟也發現不少朋友跟我一樣照著書中介紹的店一一去品嚐,每每發現此同好便油然生出一絲好感。神奇。
哦要是還有,便是有機會多去台北的老舊社區走走、散步,也多認識了好幾條不曾聽、見的道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