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亭站-師大夜市冬瓜茶】推薦度:★★★★
鄉親呀,你喝過的冬瓜茶真的是冬瓜下去熬的嗎?還是用「冬瓜塊」下去煮的?但我想這個年代應該很少人會辛苦用這種繁雜的工序去煮一杯才賣20元的「冬瓜茶」吧?
這邊我不得不承認要不是「舒國治」這本書,我九成應該不會買這杯「冬瓜茶」來喝,最少我以前來過「師大夜市」數十合也重沒動過念頭買杯來嚐嚐。
假如有什麼台灣古早味飲料的票選「冬瓜茶」必定是標上有名,它應該是很多4、5、6年級生的童年回憶之一,可,現在這個講求速食的年代,要找到像老板這麼用心、這麼堅持的人應該很少了,要喝到這樣味道的「冬瓜茶」恐怕也是屈指可數了。
初看「舒老」的文章就深深為老板的堅持所感動,在此小虎不禁要PO「台北小吃札記」中的這一段文和的大家分享。
我為什麼要PO這篇文章?其實跟今天我最後一次去補照片有很大的關系。其實這家店我老早就想寫了,但又一直苦於最後一杯「酸梅湯」沒喝到就一直他丟著。今天趁某位同事家中有事之便,全體提早一小時下班,於是我約了同樣愛吃麵線的朋友殺去金山南路吃網友推薦的「金甌麵線」,吃完後同事說口渴於是我就帶他來喝這杯「冬瓜茶」。
前幾次來都沒看到店門口放著一個大冬瓜,也不是老板自己顧店(都是一個像外勞的女生),好奇之心我就問了老板傳統「冬瓜茶」的做法(當時我手指著那個大冬瓜),於是老板就開始講了起來,雖然我沒全記下,但回家後立刻翻了翻書,結果和「舒老」書中寫的一模模一樣樣,想是當年「舒老」也是聽老板說的吧,心中突覺有一絲絲喜悅。
這家名為「楊記冬瓜茶」的老店在「師大夜市」賣了多少年我不清楚,但從我開始去「師大夜市」時印象它就一直在那。店裡除了「冬瓜茶」外,也賣「仙草茶」和「桂花酸梅湯」,然後也賣「蔥抓餅」,不過我倒是和「舒國治」先生一樣從沒買過這家的「蔥抓餅」。
後發先至,小虎就先幫大家介紹這杯今天才剛喝的「桂花酸梅湯」(杯後的文章是取自當時連載於商業周刊的文章)。說來,這杯「酸梅湯」喝起來其實和坊間的沒有那麼太大的不同,同樣是酸中帶著一丁點的甜,真要說有那麼不一樣就是酸度沒我想像中那麼濃,甜味也淡了一點,較值得一提的是喝完之後的感覺,不知怎的都喝完了且那酸勁也差不多消失大半時,嘴內仍不斷企圖分泌大量的唾液,想是「望梅止渴」這成語的另一個延伸?
再來這杯是「仙草茶」,本來小虎對這類的「苦茶、青草、仙草、大草、小草、雜草、亂七八糟草是一律謝敬不敏的」,原因是某次在「嘉義」被一杯「青草茶」嚇的差點掉了「三魂七魄」。我深怕這家標榜古早味的「仙草茶」會再次把我打入那個無盡深淵,喝的時候我很小心,第一口只喝一小小小小口,而且有準備吐出來之勢。但這一小小小吸卻意外不令人討厭,苦終歸是苦但勉強還能接受,況且這苦味過後一股淡淡的「甘」卻慢慢從舌根滑了上來,令我忍不住再喝了第二中中中中口。這第二口果然如預期的苦味數以倍增,但入口後那「甘」味卻也跟著提升,於是不知不覺中我竟將其全數喝光,喉間有一股清涼兼之甘甘的後味,那種味道就像台語說的「苦甘苦甘」, 這味令人好不舒服,我想像我不敢喝這類茶的朋友也許也可以試試這杯。
再來就是今天的主角「冬瓜茶」,其實老早我就說過,現在很難喝到又純又手工喝到的「冬瓜茶」了,所以當天喝時我也沒抱著多大的期望,反倒有交差了事的心態。剛喝第一口也確然沒什麼太多感受,但第二口之後我刻意放慢了「冬瓜茶」下肚的時間,我讓它慢慢在嘴裡泯了泯,突地有一個清新的味道慢慢飄了出來,這味道絕不是一般用「冬瓜糖塊」去燒會有的味道。我舉起杯子端詳了一會,想企圖看穿這杯「冬瓜茶」到底有什麼不同,想看穿那股異常「清甜」味道的來源,結果是我喝光了整杯還是沒猜的出來。
正當我失望之際,突然我了了,我想到要怎樣形容那股味道了,「菜」味、對就是「菜」味!但我指的當然不是高麗菜那種味道,我說的是那種瓜類蔬果的「自然清甜味,很抱歉,就我所了的文字實在很難跟各位分享,我只能這樣去形容。嗯~~就是有一種「瓜」類的「清甜」味,而這個味卻不斷逼著嘴中黏膜擠出唾液與之抗衡,最後就同「仙草茶」一樣留下滿口的「甘」味,我再聽這是不是古人說的「生津止渴」?我再想我以前小時候喝的「冬瓜茶」有這後味嗎?還是我壓根就沒喝過這樣的「冬瓜茶」,後來我又找時間去印證了這個味道,都相去不遠。
好喝與否在此我不斷言,可能得你自個兒去喝看看,不管妳是喝過、還是沒喝過,都請記得放慢吞下去的速度,讓「冬瓜茶」在你嘴裡跑一下,興許你(妳)就能了解小虎想說的是什麼味道,但最少我得說這杯「冬瓜茶」是我喝過最不一樣的「冬瓜茶」,雖然在味道上粗嚐90%的味道和一般的沒兩樣,但關鍵就在那10%的細細品味,真沒想到一小杯「冬瓜茶」也能讓味覺有這樣的感受。
另外小虎曾跟著「舒國治」先生一文最後所提的方法,點了杯「仙草+冬瓜」(PS:招牌上沒有)喝了之後,雖然可讓仙草的苦不那麼苦,也會讓「冬瓜」的甜稍為緩和(其實對我來說這冬瓜茶一點也不甜,最少不是死甜,是那種蔬果的自然甜),假若你是怕太苦,又或是一點點甜都受不了的,也許可以這樣選擇。
PS:PS:下面二樓的Q仔倒是提醒了小虎本來想寫後來忘了的一段,就我記憶中賣「冬瓜茶」最有名的應該是台南的「義豐」和「善化」的一等一涼?不曉得各位有沒有聽過和嚐過這兩家?小虎倒是都嚐過,比較一下我會覺得「義豐」甜的我很不喜歡(我嗜甜的人),一等一好一點我也喜歡一點(但我想起的總是一旁那攤駝背婆婆賣的臭豆腐),但這「師大夜市的冬瓜茶」卻不太一樣,最少沒前面兩家來的那麼甜、而且也沒有我文中所提的那股蔬果清甜味。補上這段只是單純讓大家參考比較之用,斷無貶低前述兩家「冬瓜茶」名店之意。
下面這段是之後小虎又去喝冬瓜茶拍到「炒冬瓜」的景像和大家分享:
吃完蛋塔後,便想再去喝杯【跟著舒國治尋小吃之十三】【古亭站】師大夜市冬瓜茶,沒到店門口便聞到一股淡淡的冬瓜香,一看原來是老板娘再炒冬瓜,小虎見機不可失立刻取出相機拍了張照片和大家分享。
不過我想要不是後面那個大冬瓜當背景,恐怕也沒幾個猜得出來這是在炒冬瓜。拍完了照我一邊喝著老板為我倒的「冬瓜茶」一邊問著老板娘,這樣炒好加水就是「冬瓜茶」了嗎?老板娘指著「老板」笑著道:「沒有,晚上回去老板還得加水煮個幾小時才成。」我心想這一杯才賣20元的「冬瓜茶」也未免太厚工了吧!老板還要我湊近聞看看,我這才將鼻子向前,一股濃的化不開的「冬瓜茶」香氣竄了上來;「好香呀」,我忍不住讚了道,一旁老板夫妻笑的合不攏嘴,我想這就是「驕傲」吧!
★★★跟著舒國治尋小吃★★★台北小吃札記一書店家全目錄
【小虎五四三】
今天去算是第五還第六次去我忘了,但絕對是第一次碰到老板本人看店,旁邊多立了一張徵人的告示,還是那個外勞妹離職之故,不過也意外和老板聊了一會。之後我放著朋友跟老板閒扯,自故拍起來照,老板好奇的問了問為什麼拍照,我只是隨口說了聲:「寫部落格的食記當紀念而已」。我不曉得有點年紀的老板聽不聽的懂什麼是部落格,不過他聽了之後竟跑了出來將剛剛我們付的40元要拿給我,說是要請我們之類的!小虎一聽大禁失色,自然是將零錢推了回去說了:「不行不行,你們是辛苦的做生意,我們喝當然要給錢。」回程時朋友問我是不是常常有店家要請我?我搖了搖頭說:「很少,要是我拿的是大炮管的單眼,也許會多一點吧。」我笑著這樣回答。
但事後我在心裡其實回應了老板的好禮:「就算我收了你退回來的錢,不好喝我還是會說不合我的胃口,你沒請我好喝我還是會寫好喝」。就以前的經驗也不是沒有老板說要請客,但我都是堅持要付錢,這樣我才能安心的寫我想寫的。不過,我還是想說:「謝謝老板你的招待啦」。
最後是買一送一的「師大夜市」名店「許記生煎包」,這家在「師大夜市」的名氣用沒吃就白來的應該不為過才對。
我那天是約莫四、五點去的又是非假日自然是沒人排隊,但一到晚上這家可是要拿「號碼牌」的人氣強滾滾名店。
它的個頭瑯實有點像「小籠包」,不過是用煎的而不是蒸的。
我記得不久前才30元怎一陣子沒去就漲了5元XD,生煎包和小籠包比較大的差異除了一個用蒸一個用油煎外,內餡也有一點分店,前者是菜為主角肉是配角,後者剛好是倒過來。
除此之外上頭還得灑上「白芝麻」,看倌別小看這些「白芝麻」在經過油煎後這些「白芝麻」將是入口以後第一個衝出來的味道。
許記生煎包還有一個令我佩服的地方就是他的底部煎的恰到好處,有一點焦又不會太焦,但最大的缺點是吃多了太油。
老實說我一直分不清楚紙袋底的是「湯」還是「油」,又也許兩者兼有之,我試過一份「五個」剛剛好再多就嫌「油膩」。
以前有一陣子我常來「師大夜市」,來的時候也必定要買上一袋,就這麼邊走邊吃,一邊吃這點心一邊走向當晚的攻擊目標,不過之後有一陣子便少吃了,興許是吃膩了還怎樣,覺得越來越油,覺得只能少少吃個一兩個便覺得膩。今次再嚐盡意外覺得味道變了,變的沒那份感動,也不那麼驚喜,想是我吃多吃挑了之故?<<<最近老有這樣的感覺。
那就下回再跟著小虎、跟著「舒國治」尋找台北慢慢消失的古早味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